铸铁平板布线布点的原则及特点
铸铁平板布线布点的原则及 点
从数据统计的观点看,欲得到铸铁平板比较合理 的测量结果,在数据处理时,应尽量充分利用测点提供的测量数据,而这些测量数据反映客观实际。同时测量截面与测点的分布需与评定平面度误差的原则相适应,当与评定原则不符时,则应考虑便于对测量结果进行基面变换。可见布线布点的方式将影响铸铁平板平面度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及平面度误差测量准确度。总地来说,布线布点的原则是:保证测量的准确度,测线测点力求均匀分布,即尽可能反映铸铁平板的形貌又便于数据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测量截面应是铸铁平板上有代表性的截面,如铸铁平板的两条对角线,四条边线,两条中线等。
2、测点应是铸铁平板上有代表性的点,如四个角点,铸铁平板的点,四条边线的中点等。
3、测量截面和测量点力求分布均匀,这样既能反映整个铸铁平板的状况,又利于进行基面变换。
4、同一截面上两测点间的距离应能整除测量截面长工,而且好能将截面划分为偶数段,这样可使铸铁平板中点,中测线端点等的测量能较好的重合,便于数据处理。
5、测点数量要适当,过少反映不了铸铁平板整个工作面实际情况,过多测量复杂,测量误差加大。测点数量一般按被检铸铁平板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高低确定,据统计实验得知,测点数在10-50为宜。
铸铁平板米字型布线布点的 点如下。
1. 测量截面较小,且每个截面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测点为 征点,便于反映被检铸铁平板平面总的弯曲态势及其平整性。
2. 测点分布规则给用基面变换求取小区域法平面度带来方便。
3. 测量精度较高。
4. 通常对角线,长边,短边的长度均不相等。需采用不同跨距桥板检定,数据处理较麻烦。
5. 这种按对角线截面为基面进行平面度评定的方法称为对角线法,该法实际上只是将观测结果统一至同一个基准面上,而没有避免由于多余观测产生的重复点的重复误差,这种保留矛盾的计算方法是不够合理的,因此该法需检验与控制其重复误差的大小。
6. 该法易掌握,使用方便,得到了 应用。
铸铁平板网格型布线布点的 点如下:
1. 测点分布均匀,可采用同一跨距的桥板测量各截面测点,测量方便。
2. 以自然水平面为统一的基准,进行数据处理较为简便,且日字型数据可自校。
3. 通过严密平差处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原始数据。
4. 可以测量较大铸铁平板平面的平面度。
5. 该法适用于水平仪测量。用自准直仪测量时,需用较多反射镜,调整较繁,应用范围受到限制。